“以前总觉得小区公共收益是笔‘糊涂账’,现在不仅收支公开透明,还实实在在用到了改善小区环境上。”8月6日,银川市金凤区五里水乡小区第三届业委会主任杨冬梅谈及陆陆续续开展的一系列小区公共设施更新改造,感慨不已。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金凤区将全域推广公共收益规范管理列为重点工作,长城中路街道五里水乡社区五里水乡小区让沉睡的公共收益“活”起来,赋能基层治理,实现了从“乱”到“治”再到“享”的蝶变升级。
郁郁葱葱的绿化树、平坦的道路……走进五里水乡小区,干净、亮丽、有序之感扑面而来。小区公共设施更新改造,诸如地砖更换、道路更新、绿植栽培等都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钱从哪儿来?公共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里水乡小区的公共收益主要来自地上停车位租金、两台通信基站场地使用费收入,一年下来能有20多万元。”杨冬梅跟记者算起了“明白账”。过去,这些收益虽由物业公司代管,但用途不明确,居民意见不小。小区中央的休闲广场地砖松动、休闲设施老化、小区缺少监控设施,大家盼着改善,却总觉得“钱不够用”。
去年下半年,第三届五里水乡小区业委会成立,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与银川隆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约法三章”:公共收益单独建账,每月公示收支明细,使用前必须经业主代表大会表决。很快,第一笔20万元公共收益有了“去处”:小区重新增设24个监控摄像头,增设10套休憩座椅;改造假山环境。
光花钱还不够,得让公共收益“细水长流”。公共设施更新改造的费用明细都同步公示在小区物业服务公开公示栏,每一分钱的花销都清清楚楚。
如今,五里水乡小区已经建立起“三公开”制度,公共收益使用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今年,在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五里水乡小区成功申请到专项维修基金,同时物业公司也拿出部分公共收益补充资金不足部分,解决了部分楼顶漏雨的问题。社区、物业、业委会协同治理的新局面让1600多户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从巧用公共收益解燃眉之急,到创新服务温暖千家万户,五里水乡小区把有限资源转化为无限服务,让“幸福温度”持续可感。今年以来,五里水乡社区在辖区内的7个小区持续推进“阳光物业”“满意物业”“安全物业”建设,1.3万余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正从一个个细节中不断提升。(记者 高菲)